本市今年的中招政策颁布后,引起了考生和父母的很大关注。据记者昨天知道,今年的中招策略与去年相比,大体上维持平稳不变,只在一些招生方法和计划指标上稍有变动。
提前推荐自主录取:降低录取批次
据介绍,今年的中招策略将去年实行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方法整理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方法,是微调的主要内容。
去年的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均在两个层面进行,各自有一套程序,虽然也进行得有条不紊,但因为批次多,给考生带来了操作负担。针对这一近况,今年中招使用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方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基础上,由招生学校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状况和推荐(自荐)建议自主择优预录取,学生参加中招后正式录取。每所初中学校根据低于在读初中毕业生总数7%进行推荐,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其他学生可依据自己专长、进步状况和招生学校招生需要进行自荐。
降低批次,显然是为了达到方法方便、提升效率的目的。
公办高中择校生比率下调: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2009年本市公办普高(不含综合高中、转制高中)可继续按规定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各学校择校生计划数由去年的不高于20%降低为15%。
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对增加高中教育办学经费,合理解决入校矛盾,起到了肯定用途。这次比率降低,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可降低入学支出,这对考生和家庭来讲都是好事。可以预计,伴随国家的经济进步和高中教育投入的增加,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比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名额分配比率上升:向郊县倾斜
今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率分配到初中(简称名额分配)的招生办法,由去年的10%上升为12%,其中2%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这是考虑市郊县初中毕业生数目和考生对优质教育需要而作出的调整,有益于教育的优质均衡进步。
除此之外,中招政策明确零志愿招生人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各区县中招办依据考生零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率进行投档录取。从去年的按1∶1.2比率投档调整为1∶1录取,或有利于体现公平原则。